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,落實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關于印發〈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〉的通知》(工信部聯原〔2023〕259號)要求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關于加快磷化工產業延鏈補鏈工作部署,做強做優做大資源型經濟,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制定印發了《云南省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促進磷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(云工信石化〔2025〕226號,以下簡稱《實施方案》)。現將《實施方案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。
一、制定背景
磷化工是云南省化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、新能源電池材料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。我省擁有豐富的磷礦資源,近期在鎮雄發現的全亞洲最大的單體富礦磷礦,進一步凸顯了我省的磷資源優勢。我省磷產業規模全國領先,磷礦石、磷化學品生產量穩居全國前列,具備較好的集約發展基礎。磷資源開采、黃磷及磷肥生產均主要集聚在昆明、曲靖、玉溪、紅河等州(市),形成了安寧產業園、晉寧產業園區、海口產業園區等一批特色磷化工園區,培育了以云天化、云南祥豐等為代表的磷化工龍頭企業。但是,我省磷產業也存在磷礦綜合利用水平偏低、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不強、綠色發展壓力較大、高附加值磷化學品開發不足等問題。出臺《實施方案》,旨在立足我省省情,加強全產業鏈統籌規劃,引導磷化工產業加快轉型升級,提升磷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和高效高值利用水平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《實施方案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。聚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鞏固提升磷資源產業的戰略部署和全省“十五五”規劃等具體要求,加強對磷資源保護性開采、磷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的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,提出發展目標、路徑舉措和重點任務,推動磷產業全產業鏈向精細化、高端化躍升。
二、主要目標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通過整合礦產、能源、產能、產業基礎等要素優勢集聚發展,進一步提升磷礦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、磷礦共(伴)生資源高效利用能力、黃磷等產品產能利用率;做好磷肥保供穩價,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補齊磷化學品短板,高純磷化學品、功能性磷化學品、磷系新能源電池材料、磷氟新材料、新型高效磷肥等高附加值磷化學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,保障糧食、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。并在產業規模、綠色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到2030年的具體目標。
三、發展方向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了三個發展方向,明確了我省磷產業未來鼓勵支持的重點是高附加的精細磷化工產業:一是助力新能源電池產業做大做強。面向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需求,以“優勢資源+龍頭企業”模式一體化垂直整合“磷礦-磷酸-磷酸鐵-磷酸鐵鋰(鈉)”產業鏈條,穩妥有序發展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、電解質等產品。二是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磷化學品產業鏈。構建以黃磷為原料的高純化學品、磷系功能性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體系。加快提升、推廣濕法磷酸凈化技術,對凈化酸和萃余酸進行梯級利用。推動磷化學品產業鏈向電子化學品、功能性精細化學品等領域延伸。三是加大磷礦共(伴)生氟、硅資源回收利用。進一步開發磷礦伴生資源回收技術,加快濕法磷酸配套氟硅酸法制備無水氟化氫,延伸發展含氟聚合物、電子化學品、精細化學品、醫藥
農藥中間體等含氟新材料。
四、重點任務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了7項重點任務,從科技創新、資源供應、結構調整、平臺打造、綠色安全、集群創建等方面系統地謀劃了發展路徑。一是強化科技創新引領。立足全省磷化工產業基礎,支持上中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,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,引領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。二是提升資源保障能力。通過加快找礦及“探轉采”工作進程,合理確定采礦規模、優化部門聯審機制,推廣應用新型選礦工藝技術裝備等措施,提高磷礦資源利用率,提升產業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。三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。嚴控新增產能,盤活現有產能。優
化肥料、飼料產品結構,確保完成磷石膏“源頭減量”目標任務。強化磷、氟化工耦合,支持高純磷化學品、含氟新材料等精細磷化工項目建設,推動產業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向精細化轉變。四是打造產業發展平臺。加快推進化工園區建設,并根據資源稟賦繼續設立磷產業化工園區,培育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等龍頭企業,引導企業間建立配套協作關系,打造現代磷化工產業集群。五是高標準推進鎮雄磷基新材料產業集群開發。規劃構建“采選-精深加工-新材料”現代磷化工體系。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公共設施建設,推動采礦項目和磷基新材料項目同步投產。六是推進綠色低碳和安全生產。全面推進清潔生產,積極采用清潔運輸方式,加快礦山生態修復。加強污染物排放管控,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。加快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,推進磷石膏存量有序消納,實現產消平衡。深入推進數字化、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,不斷提高安全管控水平。七是拓寬開放合作渠道。省、州、市聯動精準招商,引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。加強地區間產業協同,深化與省外校企合作,著力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。
五、保障措施
《實施方案》明確了5項保障措施,從工作機制、要素保障、資金支持、人才保障、產業生態5個方面加力推動產業發展,提供保障服務,確保《方案》的目標順利達成。一是加強組織實施,明確工作機制,依托工業經濟運行省級工作專班,統籌協調解決重大問題。二是強化政策引導和服務。對土地、電力、供水、供氣和物流運輸等要素保障審批服務和國企考核引導提出了要求。三是強化財稅支持。明確了財政資金的支持方向以及稅收優惠、產業基金扶持、金融機構支持等財稅政策。四是強化人才培養。采取企業和高校園所互派中高端人才任職,校企聯合培養等形式,全方位培養產業人才隊伍。五是營造良好環境。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,主導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及行業標準制定,行業協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形成“龍頭引領-協會協同-集群跟進”的示范體系。